联合国环境署的颁奖词这样写道: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
“百姓钱袋子鼓了,周边水却黑了,家里现代化,屋外却是脏乱差。”这是15年前,浙江不少村民常常发的牢骚。
“那时候,我每天都要拎着满满的一桶脏水,走到很远的地方去倒污水,我家厨房没有排污水管,村里没有垃圾箱,河道受污染,又黑又臭。”浙江省村民代表裘丽琴也有同感。
这位53岁的村委会主任,北京时间昨天早上在美国纽约,站上了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颁奖典礼。
这一次,她对全世界说,浙江有个“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让她所在的村庄大变样,变成了一张靓丽的明信片。
这张明信片也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9月26日晚(北京时间9月27日9时许),联合国的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奖”颁奖典礼在美国纽约举行。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荣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
领奖人、浙江省村民代表裘丽琴:
我是千万工程的建设者更是受益者
浙江“千万工程”,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基层农村的成功实践。
以生态名县安吉为例,现在的安吉,高山流水和满眼翠绿,成为游客心中追求的诗和远方。十多年前,安吉还是一副灰尘满天的景象。安吉余村村支书潘文革说:“全村当时280户村民,近半在村里矿山和水泥厂从事拖拉机运输、矿工、炮工等工作,石矿被村民称作‘命根子’”。
离余村村不远的鲁家村是浙江“千万工程”的一个缩影,鲁家村的村委会主任裘丽琴昨天也作为浙江省政府代表之一上台领奖。
钱江晚报记者连线了远在纽约的她。
电话那头的裘丽琴特别激动,她说:“千万工程中,我不仅是建设者更是受益者。”
在她的记忆里,2003年前的鲁家村和浙江绝大多数的农村一样,村里污水横流,垃圾遍地,环境可谓是脏乱差。
然而,如今浙江的农村,到处是整洁干净的村道、美丽的庭院、鸟语花香、绿树成阴的环境。因为环境好了,吸引了更多的人周末节假日来度假。
“环境的变化,也让大家的想法改变了。原先村里脏乱差,村民们无动于衷,觉得本来就是这样的。但是环境改变后一下子触动了他们,‘农村原来也可以变得这么美啊’。”裘丽琴说,环境变美后,老百姓的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发现可以“卖风景”,吸引城里人来这边消费。鲁家村人办农场、开民宿,把农村经济搞得红红火火,收入明显增长,村民可以把地租给农场,可以给农场打工,也可以自主创业,发挥自己的特长做网商电商……
去过鲁家村的朋友,都会对村子里的“小火车”留下很深的印象。2015年,变美了的鲁家村建起了30公里绿道和4.5公里的绕村铁轨,观光小火车串连起18个家庭农场,成为鲁家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鲁家村村党委委员柏文说,鲁家村处处是美景,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察团,还有很多自驾游的游客。
获奖的消息,也成为鲁家村当天最大的新闻,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村里人都很激动,。”柏文告诉钱报记者,这一天,他的手机已经被这个消息“刷屏”了。
- 1
- 2
- 下一页
- 全文阅读